根据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公布的数据,上海立法实行垃圾分类一年间,全市建成可回收物回收服务点1.5万个,每天分出的可回收物量已接近7000吨,是2018年底的7倍多。数据的背后,上海究竟做了哪些努力?
从2018年开始,上海城投环境资源分公司在嘉定和徐汇两区陆续布设了1100多个回收服务点位。报纸1.4元一公斤,饮料瓶1.2元一公斤,易拉罐5元一公斤。这些点位除了回收传统高价值的可回收物外,更是做好了低价值可回收物的托底工作。
除了大众印象中值钱的硬板纸、书本、易拉罐、矿泉水瓶外,到底还有哪些东西能够被回收?于是,记者带了一大包废弃的塑料物,塑料饭盒、外卖包装袋、一次性牙刷等来到了徐汇区天平街道两网融合示范点。这些在传统废品市场上没有变卖价值的塑料,在90后回收员曹阳看来,却都是宝。
日用的洗发水、沐浴露、洗衣液瓶子是HDPE材质,在粉碎造粒之后能再次吹制成彩壶容器。而泡沫塑料在粉碎后可以制成塑料相框。酸奶、牛奶瓶等利乐包装可以压合成为垃圾桶,快餐盒、吸管、牙刷等PET材料可以拉丝,织成衣服和环保袋。一袋废塑料,2公斤,记者卖得了6毛钱。
尽管回收价格不高,却也促进着周边的居民从干垃圾中尽量多地分出可回收物。此外,为了提高居民对低价值可回收物分类和回收的知晓率、参与度,上海城投环境还与徐汇各街道打造出了一批规范化、标准化、数字化的回收空间。
上海城投环境有限公司党委书记、副总经理徐哲希望通过打造洁净、有格调、规模化的回收空间来颠覆大部分人对于回收行业骑黄鱼车、摇铃铛的形象。这样“高大洋”的工作环境和环保理念不但吸引着居民,更吸引了一批像曹阳这样,懂英语,懂服务,懂环保的90后大学生,加入回收队伍。曹阳介绍,团队里已经吸收到了1998年的新毕业大学生。大家都十分看好回收行业的未来。
身穿青春的蓝色背带裤,提供上门回收服务,说话热情耐心,收废品不压秤,这让90后的曹阳所在的回收站点人气不错,每天能够收到可回收物300公斤。润物细无声的宣传也在影响着周边居民的观念――卖废品不仅是勤俭持家,更是一种公益行动。
嘉定、徐汇各个点位的可回收物最终被运送到后方巨大的分拣厂。通过机器和人工的分拣,可回收物被分成12个品类,压缩打包后继续送往下游企业,用于生产再生品。同一种品类量越大,就越容易被下游企业所接收,被加工成再生品的可能性就越大。
目前,上海可回收物回收主体一共有64家企业,各种回收创新模式正在各个社区积极入驻,确保低价值可回收物出路稳定,实现全覆盖回收、全品种利用、全口径统计。而这些努力也在鼓励着上海市民和企业主动做好垃圾源头减量,过绿色环保的生活。